(资料图片)
停产、欠薪、关店……目前,造车新势力淘汰赛进入生死时速,部分二线品牌正深陷经营困境中难以自拔。汽车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势力的经营压力将不可避免地蔓延至供应商身上。 在这场生存危机中,供应商该如何平安度过? 二线造车新势力陷入生存危机今年以来,车市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价格战,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行业洗牌,让一些本就风雨飘摇的企业雪上加霜。威马、爱驰、天际等二线新势力车企不断传出“经营难”的消息。 5月10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发布通知,表示鉴于目前面临的资金挑战,公司不得不延迟发放4月工资,公司管理层正在多方积极融资,一旦资金到位,将补齐所有缓发的工资和各项福利。 5月18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门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称公司目前仍在努力解决4月社保公积金缴纳问题,明确后会另行通知。鉴于公司资金情况,为保证员工社保公积金连续缴纳不出现中断,现开放垫付社保公积金缴费。 有爱驰汽车经销商表示,目前被欠款且无法联系上爱驰汽车。同时,爱驰汽车官方APP目前已无法正常运营,包括保养、充电等多项服务都已无法正常使用。此外,自称爱驰汽车的员工称,爱驰汽车以“电力系统升级维修”为由要求全体员工居家办公。 深陷经营泥沼中的还有曾经跻身第一梯队的威马汽车。湖北省黄冈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表示已收到一百多名威马员工的维权申请。除被曝出欠薪停薪、停工停产等消息外,还有消息称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马汽车4S店全部关门,这也导致2000余位车主的保养维修遇到困难。 2015年入局造车的天际汽车算是另一难兄难弟。今年3月,根据网上传出的一则天际汽车停工停产通知,内容显示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 2019年收购川汽野马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燃油乘用车、客车生产资质的雷丁汽车也在日前申请破产,并从年初显现出暴雷迹象。截至5月17日,雷丁汽车共涉及192起法律诉讼,涉案金额高达2.06亿元,其中,他们作为“被告”,合计被执行的总金额更是达到了7446.975万元。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上述新势力的剧情并不陌生,从2015年迎来第一波造车高潮后,发展几经波动,倒下的新势力品牌接踵而至。无论起步曾经多么轰轰烈烈,依然挡不住企业的轰然倒下。在今年这一轮新能源车企“火拼”中,不少企业没有挺过来,而且淘汰赛愈演愈烈。 压力传导至供应链首钢基金产业投资人刘升波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内卷一定会传导到产业链,特别是对于创业型零部件企业来说,生存压力会更大,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有规模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则会好些。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对记者表示,目前世界汽车行业正在进行新技术转型,这种转型是“链式”反应,零部件行业既是灵魂,也是汽车行业的骨骼。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发轫期、量产期、洗牌期,每阶段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进入洗牌期,相关供应商受到冲击更是难以避免。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给出类似意见,伴随着企业快速的优胜劣汰零部件企业也会面临大起大落波动,既有快速增长的机会,但反过来也会有资金链重大冲击的风险。 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王亮(化名)表示,公司成立伊始,迎来的第一个客户便是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彼时,这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可谓是多重光环加持,它是最早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还被一些大基金重金投资。不过,由于这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商业化迟迟未能落地,也就未能及时给王亮所在的公司完整回款,而这一资金的拖累,让他的公司至今还在受到影响。 一家汽车电子公司的负责人方旭(化名)坦言,踩过的雷真不算少。曾经红极一时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如赛麟、拜腾几乎都有过合作项目,然而几经风云变幻,众多合作的企业中,还是有不少“黄了摊”。“产品交付了,却很难要来回款,为我们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方旭说。 正如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所说,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已开始,将从2023年一直持续到2025年。 在这一背景下,供应商的日子更加难过。“现在一两百万元标的都能吸引大公司、小公司一起投标,很多标的看起来是价低者得。”王亮说,“不过,比抢订单更重要的,还是要会选择客户。” 避免掉队 跟上自主新能源的发展机遇在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提速之下,为避免再次受到拖累,前述几位零部件行业人士认为,要做好客户选择。 虽然被新势力“坑”过,但方旭依然认为,不能忽视造车新势力企业带来的发展机会。对于供应商而言,新入局的供应商,与造车新势力企业合作显得更加开放与包容。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邵元骏认为,内卷的车市将带来竞争更加激烈的供应链竞争,倒逼零部件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零部件企业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找到自己的特色与壁垒;二是选择更优质、范围更广的客户群,降低风险;三是拓展业务边界,进行特色开发定制,提高利润率水平。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整零企业之间应朝向更高效、更顺畅的合作方向转变。对此,曹广平表示,供应商与造车新势力企业想要进行良好合作,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度考量:有无盈利模式、是否选对技术路线、是否有经营方面的风险、目标市场是否长期存在、平台资源是否够用等。 “对于零件供应商来说,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纪雪洪表示,供应商除了提升自身价值之外,也要研究行业与客户,减少或者防范潜在风险。同时扩大供货范围,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身实力,在选择客户以及合作期间,能够有更强的能力来维护自身的资金安全。